2019.06.08.
這次出國是要慶祝大郎二郎畢業,所以行程安排以小孩偏好為主;第五天該換老娘了,我要去肖想很久的「美山町」!
↓ 這是從京都車站「觀光案內所」(在二樓南北通路上)拿來的公車資料。
先搭 JR到「園部車站」或「日吉車站」,再搭「南丹市營公車」就可以到美山町。
星號表示要換車,所以我們搭 07:32的特急列車,就能在「園部車站」搭上08:07的公車,可以少轉一次JR。
↓ 我一月時就是搭這一班去天橋立啊啊啊~~~
↓ 一月來時車窗外不是雪茫茫就是棕色樹葉,現在雖已回復綠葉,但今天是雨天,所以拍起來也不是很青翠亮麗.....
↓ 原來沿路有很多稻田啊....
↓ 08:02準時抵達「園部車站」,這個電梯是圓弧狀的,以前沒見過。
↓ 拿公車時刻表給站務人員看,他就指了個方向 (出站之後左轉下樓.... ),照著走就看到公車了,接得嘟嘟一個好啊.....
↓ 我們包車啊,哈哈哈....
↓ 沿途微微上坡,有彎路也有轉彎,可以感覺得到車子正往深山裡鑽.....
↓ 到了「日吉車站」,司機停留了大概三分鐘沒人搭車 (是路上根本沒有人.....),我們繼續包車.....
09:08準時抵達「茅葺之里北村」.... 為什麼連公車都可以這麼準時呢呢呢.....
↓ 這是現場的景點分佈圖...
↓ 一開始沒有概念的話,看這個比較清楚... 這是「美山周遊巴士」的資料,官網有繁體中文,可以上網預訂,很方便。
↓ 「美山周遊巴士」是一日來回,定時定點上車,就可以全部玩到。但我比較喜歡隨性亂逛,一直盯著手錶會令我很煩躁.....
↓ 在網路上看了N百遍,終於親眼看到了啊啊啊~~~
(其實我們九點多抵達時路上完全沒人,但我們走了另一個方向,等繞回來知名景點「郵筒」時已十點多,台灣旅行團也到了....)
↓ 雨勢一度很大,幸好某些農家入口有這個,可以暫躲一下雨.....
↓ 路上有很多這種小亭子,不知是要停車還是放農具....
↓ 走上去是這裡的「八幡神社」....
日本各地總共有四萬多座八幡宮和八幡神社,我一開始自己腦補以為八幡是八面旗子擺成陣法,後來查了網路才知道「八幡神」是日本的戰神...... 真是對不住啊~~~
↓ 這隻怎麼笑成這樣,太可愛了啦.....
↓ 這是廁所的門,右邊的木條訂了根釘子,向上轉門就開了,放平門就被擋住了,好聰明啊~~
↓ 從平地就可以看見「八幡神社」的鳥居....
這邊的花都跟台灣蠻相似的,比如情人菊、瑪格麗特、小杜鵑、繡球、鳶尾、野牡丹...... 等等。
↓ 這個花的外形很像台灣鄉間的「白鶴靈芝」,但又多了鮮紅色,不知道正確名字是什麼....
↓ 走進去是「稻荷神社」....
↓ 150年的神木....
來美山町主要是看「茅葺屋」。
「茅葺屋」的「茅」在這一區是由茅草、麥稈和麻稈組成,在乾燥的冬季收割茅草,等春季水份完全蒸發後再鋪上。
「葺」原指用茅草覆蓋房子,後泛指修理房屋。
屋頂每20-30年左右需要徹底更換一次,附近住戶會一起幫忙完成,
美山町的茅葺屋屋頂有「雪割」(最長的那根木頭)和「千木」(斜向上方的木頭)。雪割是為了讓積雪盡量不要堆疊在屋頂上。
傳統建造是完全不使用釘子,以榫接和繩子固定。
大部份的茅葺屋都是「五本千木」;「七本千木」在過去被認為是「豪農」(有錢人?)。
日本三大茅葺聚落是:白川鄉合掌村、福島縣大內宿、以及南丹市美山茅葺之里。
「合掌村」的屋頂外觀狀似雙手合十,「大內宿」的屋頂多採「寄棟造」,中心有一條屋脊,四邊各有屋簷。
而「美山町」則屬「北山型民家」,上半為切妻造、下部為寄棟造,所以用「京都合掌村」來稱呼「美山町」其實不太恰當。
↓ 屋頂下方有通氣的小窗,這個位置每一戶都有不同的圖騰,不知是不是象徵家徽?
↓ 也有一些翻新改建的,雖採用了新式建材,但仍維持了原來茅葺屋的外型....
聚落對面,隔著大馬路,停車場那一排有兩三家賣拉麵和特產的店,但主要聚落這邊大概只有「美卵」這一家小店了....
顧名思義,這邊的雞蛋應該很有名吧....
↓ 除了冰淇淋,我們還吃了吐司,喝了熱騰騰的鮮奶,都很好吃喔.....
↓ 看了半天,只有這一戶是「七本千木」...... 「豪農」耶.....
↓ 回程搭公車在路邊看到有一戶改建的是「九本千木」.... 哇咧真的假的,是看屋主高興架幾根千木都可以,還是「超級豪農」啊???....
↓ 回程的公車候車亭...
在旁邊的特產店買了麻糬丸子嚐試看看... 幸好是沒有味道的,好過甜到頭皮發麻的.....
↓ 等公車時看到天空中有老鷹.... 唉,下雨還是得出來覓食啊.....